“家政工人权益保护或有国际标准。”家帮我们从12月19日召开的“促进家政工体面劳动主张交流会”上获悉,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正在拟定一项关于家庭工人体面劳动的国际公约,并将于2011年6月对该公约进行投票表决,如获通过,家政工人权益保护或有愈加严格的规范,而作为成员国之一的中国,将遵循这一国际公约。
资料显示,国内有近2000万家政工,但其权益保护情况堪忧。他们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系统以外,并存在拖欠薪资、超时工作,甚至被歧视、被虐待的情况。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家政工劳动权益维护一直是一个难点。“家政服务的价值被低估,使这类一直是最边缘的工人容易受伤。”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刘明辉说。
据悉,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拟定的《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中将明确需要,各成员国须采取手段,消除所有形式的强迫和强制性劳动;有效地废除童工劳动;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同时,公约还需要,“各成员国须在适合考虑家庭工作的具体特征的状况下采取适合手段,确保家庭工人享有高于那些适用于一般工人的条件”,包含签订劳动合同,正常休息权,职业安全和社会保障,提供免遭所有形式的虐待和骚扰的有效保护,充分尊重家政工和雇主家庭的隐私权等。
专家表示,国际公约的践行和推广,将很大推进国内家政服务市场的健康进步。不过,家政工权益保护在国内还有非常大的健全空间。“承认家庭工作的特殊条件,需要颁布特殊标准,更需要政府加强对有关规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家政工掌握自我保护,并敦促家政公司和雇主自觉规范其用工行为。”